当前位置: 首页  期刊社年鉴  2016年鉴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期刊杂志社2016年鉴

 

  【概  况】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期刊杂志社是大学重要的学术机构,在教学科研中承担着为大学打造“学术窗口”、“学术桥梁”、“学术园地”、“学术品牌”的重要职责。2015年,杂志社独立编辑出版《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以下简称“哲社版”)、自然科学版(以下简称“自科版”)、《现代基础教育研究》3份刊物,与上海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学术刊物《教育参考》。哲社版设有“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委员会”,主任为张民选(第2期止)、朱自强(第3期始),副主任为陆建非(第2期止)、刘晓敏、孙逊;主编为刘晓敏,执行主编为何云峰,副主编为孙逊、王正平。自科版设有“自然科学版编辑委员会”,主任为丛玉豪(第1期止)、朱自强(第2期始),副主任为柯勤飞、郭本瑜、李新洲;主编为丛玉豪(第1期止)、朱自强(第2期始),副主编为李新洲、冯珍珍。《现代基础教育研究》设有“学术指导委员会”,顾问为张民生、张民选(第18卷始),主任为张民选(第17卷止)、朱自强(第18卷始),副主任为陆建非(第17卷止)、丛玉豪(第17卷止)、刘晓敏(18卷始);主编为陆建非(第17卷止)、何云峰(第18卷始),副主编为惠中、郑百伟。联合出版的《教育参考》设有“学术委员会”,顾问为顾明远、张民生、钟启泉,主任为朱自强,副主任为刘晓敏、彭伟国,主编为何云峰,执行主编为刘芳。

哲社版为双月刊,每年出版6期,通过邮局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哲社版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此外,哲社版是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认定的“核心期刊”,是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大学学报之一。自科版为双月刊,每年出版6期,通过邮局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自科版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现代基础教育研究》每年出版4期。《教育参考》为双月刊,每年出版6期,通过邮局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2015年,杂志社有编审及工作人员15人,其中正高职称3人,副高职称3人,中级职称7人。社长为何云峰,副社长为冯珍珍,顾问为王正平。下设哲社版编辑室,主任为吴澄;自科版编辑室,主任为冯珍珍(兼);《现代基础教育研究》编辑室,副主任为孙珏(主持工作);综合性服务办公室,主任为苏建军(兼)。杂志社同时还有两个科学研究平台:上海师范大学跨学科研究中心,主任为王正平,知识与价值科学研究所,所长为何云峰。此外,杂志社还是中国教育伦理学会秘书处的所在单位。

 

 自科版被两个中外文摘分别收录

 

3月上旬获悉,《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继2013年被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主办的《中国数学文摘》收录后,又再次于2014年成为德国《数学文摘》和《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两家国内外权威文摘类学术期刊数据库的收录源期刊。根据统计报告,自科版2013年被《中国数学文摘》收录论文19篇,2014年被收录论文28篇。

德国《数学文摘》(Zentralblatt MATH,简写为Zbl MATH)是国际数学领域重要的检索系统之一,主要提供数学及应用数学方面的文献信息。Zbl MATH1931年在德国创刊,主要收录东欧、美国、日本、德国的出版物,中国目前也有几十种刊物做为刊源被Zbl MATH收录。目前,该数据库有来自3000多种期刊杂志的180多万个条目的文摘索引信。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半月刊,创刊于1994年)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支持,中国科协科技导报社主办的中国唯一的综合性检索类科技期刊。该刊以我国科技类核心期刊为基础和主体,遴选了500余种优秀中英文科技期刊为收录源期刊,内容覆盖了自然科学、医药科学、农业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以及部分人文与社会科学。被《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收录是北京大学图书馆遴选中文核心期刊的标准之一,也是中国科协评审和资助精品学术期刊的重要指标。

 

 专家学者研讨基于高考改革的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

 

519日,“基于高考改革的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讨会”在我校召开,会议针对《上海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试行)》进行了解读和研讨。本次会议由上海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发展中心、上海师范大学学报期刊杂志社和上海教育出版社共同举办,副校长柯勤飞出席并讲话,市教科院副院长陆璟、市教委基教处副处长颜慧芬、全国课程学术委员会副理事长上海师大教授丁念金分别从起草者、制定者、研究者角度进行了深度解读。

 

 【哲社版转载率在全国高校学报中排名第18位】

 

5月,据最新统计的国内期刊信息检索中心统计的《信息检索报告》显示,2014年共被140条检索途径转载文章56篇,在全国高校学报中排名第18位,在全国师范大学学报(含师院)中排名第4位。

 

 全国核心价值与师德实践创新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613日至14日,由中国教育伦理学会、上海市伦理学会教育伦理专业委员会、上海师范大学跨学科研究中心在我校联合召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师德实践创新高端研讨会”,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江苏第二师范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的著名专家和全国大中小学师德建设先进单位的代表等20多人汇聚一堂,就当前“大中小学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与师德建设相结合”、“如何在当前新形势下扎实推进师德建设实践与创新”这两个理论和实践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会议由王正平教授主持,副校长柯勤飞教授致辞。

 

第二届自科版优秀论文评选结果揭晓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优秀论文评选由学报期刊杂志社、研工部、人事处和科技处联合主办。每年评选一次。评选对象为上一年CNKI所报告的前两年数据的论文。2015年举行第二次评选的范围为20122013年期间正式发表于《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上的论文,评选的主要依据是2014CNKI所报告的数据。从两年内发表在学报(自然科学版)上的文章中评选出10篇优秀论文和10篇入围论文。

 

学报自然科学版被开放获取期刊目录DOAJ收录

 

9月获悉,学报期刊杂志社被正式通知,旗下刊物《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已被开放获取(OA)期刊目录DOAJ(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Journal)正式收录。这标志着《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在进一步走向国际化,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方面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今后,在学报自然科学版上发表的论文将可以更直接、便捷地被全世界各地的科研工作者搜索,并免费获取到全文内容。

DOAJ是由瑞典的隆德大学图书馆(Lund University Libraries)于20035月设立的开放获取期刊目录数据库。开放获取期刊(又称OA期刊)已经成为世界学术期刊发展的主流,越来越多的学术刊物采用开放获取形式(Open Access)。这可以减少研究者成果从发表到被阅读检索的时间差。DOAJ所收录的均为学术性、研究性期刊,具有免费、全文、高质量的特点,对学术研究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对收录期刊的学术水准也有相当的要求。

 

学报期刊杂志社被命名为上海师范大学文明单位

 

916日,学校举行教师节表彰大会。学报期刊杂志社被命名为“2013-2014年度上海师范大学文明单位”,并且荣获“网络人气奖”。

 

我校学术刊物主编研讨高校内涵发展

 

1014日,学校召开以“大刊·大作·大师·大学”为主题的“学术刊物与高校内涵发展研讨会”。副校长高建华,社科处、研究生院、人事处、内涵办等职能部门领导,文摘社和学报期刊杂志社负责人,校内各期刊主编,公开出版的学术集刊主编代表参加了研讨会。会议由学报期刊杂志社召集,副校长刘晓敏主持,高建华副校长在研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据不完全统计,上海师范大学现有国内外公开出版的刊物共7种(包括1个合作办刊刊物)。其中,CSSCI来源刊2种,CSSCI(扩展板)1种;国外公开出版的SCI-E刊物1种;学术集刊近20种。

 

第三届全国教育伦理学术研讨会在南京晓庄学院召开

 

1031日至111日,以“核心价值、教育伦理与师德实践”为主题的第三届全国教育伦理学术研讨会在南京晓庄学院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教育伦理学会主办,由南京晓庄学院、上海师范大学跨学科研究中心承办。来自上海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东北大学、东南大学、湖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来自全国16个省份、7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的教育学和伦理学等相关专业专家学者和基础教育工作第一线代表共计120多人出席,收到会议论文60多篇。

 

校内外期刊主编研讨学术刊物与学科内涵发展

 

1112日,学校召开以“大刊·大作·大师·大学”为主题的“学术刊物与学科内涵发展研讨会”。副校长高建华,社科处等职能部门领导,文摘和学报期刊杂志社负责人,以及校外十几家期刊主编代表参加了研讨会。会议由副校长高建华主持。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5年理事会年会召开

 

1128日,《现代基础教育研究》理事会2015年年会暨专家研讨会会议在上海师范大学召开。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柯勤飞、学报期刊杂志社社长何云峰、上海师资培训中心主任周增为、上海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发展中心主任施斌、上海市基础教育国际课程比较研究所所长唐盛昌以及全市30多位知名中小学校长及代表出席了会议。

 

  
 
 
  
    
   

 
 
版权所有(C)上海师范大学学报期刊杂志社
地址:中国上海市桂林路100号数理学院大楼(第二教学楼)二楼
邮编:200234 电话&传真:021-64322304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