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何云峰教授近5年主要科研成果
[1] 陈吉. 民国时期《电影杂志》的编辑理念及其都市文化建构[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4)
[2] 何云峰. 群众路线与优良作风的辩证统一[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3(11)
[3] 胡建,何云峰. “生物演替─顶级群落”的论析——从“生态学”到“生态伦理学”的必然性[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6)
[4] 何云峰. 政府官员作为示范性群体对社会风气的引领作用[J]. 探索与争鸣. 2013(12)
[5] 何云峰.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主张的新诠释、新概括[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3)
[6] 何云峰. 建立和完善教育伦理与教师道德的中介架构[J]. 探索与争鸣. 2014(04)
[7] 何云峰,杨龙波. 国际非政府组织介入我国基层选举的影响分析[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3(04)
[8] 何云峰. 社会风气的改善需要示范性群体引领[J]. 探索与争鸣. 2012(01)
[9] 何云峰,胡建. 论中国当下的道德自由层次[J]. 探索与争鸣. 2012(12)
[10] 何云峰,孟祥瑞. 政府对新生社会组织的催化与公共服务社会化[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4)
[11] 何云峰. 治水概念的当代诠释与社会管理水平提升[J]. 探索与争鸣. 2010(08)
[12] 何云峰. 国企高管薪金的社会管理问题反思[J]. 探索与争鸣. 2009(05)
[13] 何云峰,胡建. 马克思对“个体主义”的扬弃[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5)
[14] 何云峰,胡建. 西方“个体主义”文化价值观的演变、历史意义与局限[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6)
[15] 何云峰,胡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话语系统转换[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1)
[16] 何云峰. 网络信息责任与网络伦理教育[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2)
[17] 胡建,何云峰.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文化必然性[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5)
[18] 何云峰,胡建. 自我评价的功能和作用[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7(05)
2. 王正平教授科研成果
《社会公共政策的道德价值》 |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2年第9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2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伦理学》,2012年第8期,《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 | 论文 |
《西方网络霸权主义与发展中国家的网络权利》 | 《思想战线》,2011年第2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1年第3期 | 论文 |
《利益兼顾: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原则》 |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1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伦理学》,2010年第12期,《新华文摘》,2011年第1期论点摘编,《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 论文 |
《面对“水难”的水伦理思考》 | 《探索与争鸣》,2010年第8期 | 论文 |
《城市未成年流动人口的道德现状及改善对策》 |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0年第1期,《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 论文 |
《中国城市流动人口道德状况及其引导对策》 | 《人大复印资料•伦理学》,2010年第4期,《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 论文 |
《科学发展观的伦理价值》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 论文 |
《当代环境伦理学对旅游道德的深层启示》 | 《复旦学报》,2008年第4期 | 论文 |
《美国计算机伦理学研究与计算机职业伦理规范建设》 | 《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12期,《人大复印资料•伦理学》,2009年第4期 | 论文 |
《美国行政伦理的基本价值理念及其规范制度建设》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伦理学》,2009年第3期 | 论文 |
《环境哲学: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智慧之思》 | 《新华文摘》,2006年第16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6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伦理学》,2006年第6期,《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 论文 |
《青少年“网婚”的伦理思考》 | 《思想理论教育》,2006年第4期 | 论文 |
《小康社会与城市伦理精神》 | 《伦理学研究》,2005年第2期 | 论文 |
《社会生态学的环境哲学理念及其启示》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5年第1期 | 论文 |
《当代美国行政伦理的理论与实践》 | 《伦理学研究》,2003年第4期 | 论文 |
《深生态学:一种新的环境价值理念》 | 《新华文摘》,2001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1年第1期 | 论文 |
《美国教育职业伦理准则的研究、制定与演进》 | 《思想理论教育》,2001年第6期 | 论文 |
《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道德监督管理体系探索》 | 《思想理论教育》,2003年第11期 | 论文 |
《计算机伦理:信息与网络时代的基本道德》 | 《道德与文明》,2001年第1期 | 论文 |
《生态意识:新世纪社会发展的根本理念》 | 《现代领导》,2000年第11期 | 论文 |
《西方计算机伦理学研究概述》 |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年第10期 | 论文 |
《正确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 《上海党史研究》,2000年第6期 | 论文 |
《邓小平理论给伦理学研究带来了活力》 | 《使命:研究宣传邓小平理论》,上海社科出版社2000年4月版 | 论文 |
《保护物种和生物多样性的道德责任》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12月 | 论文 |
《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 《新世纪》,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版 | 论文 |
《发展中国环境权利和义务的伦理辩护》 | 《哲学研究》,1995年第6期 | 论文 |
《天人调谐:中国传统的生态伦理智慧》 | 《自然辩证法研究》,1995年第12期 | 论文 |
《“天人合一”思想的现代生态伦理价值》 |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5年第3期 | 论文 |
《邓小平对集体主义道德思想的新贡献》 | 《道德与文明》,1995年第3期 | 论文 |
《根植与中国传统环境伦理文化的深厚土壤》 | 《自然辩证法研究》,1995年第3期 | 论文 |
《论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问题》 | 《哲学研究》,1989年第5期 | 论文 |
《“人--自然”道德的社会特点与职能》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 | 论文 |
《集体主义: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伦理旗帜》 |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996年第3期 | 论文 |
《为人民服务:道德建设的核心》 |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997年第2期 | 论文 |
《论中国传统道德哲学的基本特点》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 | 论文 |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道德及行为规范》 | 《上海可持续发展战略》,上海科学技术教育出版社1994年出版 | 论文 |
《论市场经济道德》 | 《道德与文明》,1997年第5期 | 论文 |
《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内在规定》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4期 | 论文 |
《萨特存在主义人生哲学评析》 | 《上海教育》,1990年第1—2期 | 论文 |
《简评尼采的人生价值观》 | 《上海教育》,1990年第1—2期 | 论文 |
《论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问题》 | 《哲学研究》,1989年第5期 | 论文 |
《拓展我国伦理学的研究领域》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4期 | 论文 |
《人的价值与人生价值》 | 《政治教育》,1988年第1期 | 论文 |
《论守纪律的道德意义》 | 《思想理论教育》,1988年第4期 | 论文 |
《“时间就是金钱”不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命题》 | 《争鸣》,1986年第4期 | 论文 |
《略论新时期理论学习与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 《道德与文明》,1986年第5期 | 论文 |
《物质利益原则和道德教育》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4年第3期 | 论文 |
《论教师道德》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83年第3期 | 论文 |
《生态、信息与社会伦理问题研究》 | 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出版 | 专著 |
《应用伦理学》 |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出版 | 主编 |
《环境哲学——环境伦理的跨学科研究》 |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出版 | 专著 |
《中国传统道德论探微》 | 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出版 | 专著 |
《小康社会与都市文化建设》 | 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出版 | 主编 |
《伦理学与现时代》 | 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出版 | 主编 |
《新型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探索》 | 《发展上海十大战略系列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 | 专著 |
《信息网络与文化教育》 | 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出版 | 主编 |
《伦理学与现代生活》 |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出版 | 专著 |
《现代伦理学》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 | 专著 |
《企业与环境伦理》 | 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出版 | 专著 |
《伦理学大辞典》 | 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出版,常务编委,环境伦理学、计算机伦理学、教育伦理学学科分主编 | 辞书 |
《哲学大辞典》(修订本) | 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出版,编委、作者 | 辞书 |
《最终的安全》 |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出版 | 译著 |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 | 专著 |
《企业社会与文化》 | 东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 | 专著 |
《伦理学的理论与实践》 | 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6年出版 | 专著 |
《善的智慧—中国传统道德论探微》 | 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 | 专著 |
《教育伦理学》 |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 | 专著 |
《人民教师的道德修养》 |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1993年出版 | 专著 |
《高校教师伦理学》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1年出版 | 专著 |
《教育伦理学》 |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 | 专著 |
《中国传统哲学与教育》 |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出版 | 专著(第二作者) |
《伦理学新论》 | 文汇出版社1998年出版 | 专著 |
《科技发展与都市文化建设》 | 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出版 | 主编 |
《素质教育与上海教育发展》 | 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出版 | 主编 |
《网络文化的跨学科研究 | 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出版 | 主编 |
《信息网络与文化新发展》 | 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出版 | 主编 |
《网络传播与文化教育》 | 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出版 | 主编 |
《世界人生名言大辞典》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 | 主编 |
《伦理学大辞典》(修订版) | 辞书出版社2011年出版 | 副主编 |
《中外教育名言集萃》 | 上海百家出版社1989年出版 | 主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