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科学研究
 
上海师范大学知识与价值科学研究所简介

发布日期: 2017/08/19  作者:    浏览次数: 289   返回

上海师范大学知识与价值科学研究所简介


        上海师范大学知识与价值科学研究所(Institute of Knowledge & Value Sciences, SHNU)成立于2000年3月。2007年4月研究所经过调整后,研究队伍有大幅度的扩增。现任所长为何云峰教授(学报期刊社社长,兼上海市思维科学研究会副会长),副所长为高慧珠教授、张允熠教授。研究所自成立以来,开展多方面的科学研究,广泛地与国内外开展学术交流,已经跟香港、澳门、新加坡、台湾、日本、美国、加拿大、英国、瑞士等许多国家或地区建立了密切的学术合作关系,联合举办(承办)了多次各种学术研讨会(左图为研究所于2014年11月15日承办的上海思维科学年会参会人员合影)。
 

一、研究所的主要研究领域
        研究所的研究特色是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结合、理论与现实的结合、学科研究与深度问题研究相结合,主要关注的研究问题领域有马克思主义与文化价值研究,知识科学研究,价值科学研究,知识与社会发展研究,公平与正义研究,孝道文化研究,大学生价值观研究,社会管理技术研究,学习型组织研究,科学、宗教与社会价值观研究,中小学价值观与道德教育,传统文化与价值教育研究,启思教育与启思学习研究,媒体素养教育研究,青年理论工作研究,社会组织与社会发展研究等等。

二、研究所成员先后承担的部分科研项目
        研究所部分成员正在进行或者已经完成的科研项目主要有:
[1] 高惠珠:科学发展观与唯物史观当代形态研究,上海市教委重点项目。
[2] 高惠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建设项目。
[3] 高慧珠:从性别视角评估关于就业的法规与公共政策,上海市妇联委托项目。
[4] 何云峰: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问题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
[5] 何云峰:高校党建理论与实践研究,上海市教委党建项目。
[6] 何云峰:关于大学生思维方式的实证研究,人事部优秀留学生科研小额资助项目。
[7] 何云峰:进化认识论与知识经济社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项目(一般项目)。
[8] 张允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背景,国家社科规划项目。

 

三、研究所部分成员发表的期刊学术论文(部分)
        研究所成员已经发表论文数百篇,著作数十部。下面列举部分以“上海师范大学知识与价值科学研究所”名义发表在国内主要学术期刊上的部分成员作品:
[1] 高惠珠:超越科学与宗教对话的跨学科研究——国外科学与宗教关系研究新动向综述,《哲学动态》2007年第11期。
[2] 高惠珠、王岩: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和“中国道路”的创新性,《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第7期。
[3] 高惠珠、赵建芬:论当代视野与中国道路选择的合理性,《理论视野.》2014年第3期。
[4] 高惠珠:论马克思生态观的理论发端——与福斯特商榷,《岭南学刊》2010年第3期。
[5] 高惠珠:论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启蒙意义,《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3年第3期。
[6] 何云峰、胡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话语系统转换,《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7] 何云峰、胡建:西方“个体主义”文化价值观的演变、历史意义与局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8] 何云峰、胡建:自我评价的功能和作用,《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5期。
[9] 何云峰、孟祥瑞:政府对新生社会组织的催化与公共服务社会化,《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10] 何云峰、杨龙波:国际非政府组织介入我国基层选举的影响分析,《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3年第4期。
[11] 何云峰: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主张的新诠释、新概括,《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
[12] 何云峰:关于形成全社会尊重劳动氛围的制度思考,《社会科学》(上海)2015年第3期。
[13] 何云峰:建立和完善教育伦理与教师道德的中介架构,《探索与争鸣》2014年第4期。
[14] 何云峰:网络信息责任与网络伦理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15] 何云峰:政府官员作为示范性群体对社会风气的引领作用,《探索与争鸣》2013年第12期。
[16] 何云峰:治水概念的当代诠释与社会管理水平提升,《探索与争鸣》2010年第8期。
[17] 杨龙波:康德慈善伦理思想探微,《学术界》2011年第10期。
[18] 朱庆跃、何云峰: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文化保守主义挑战的回应,《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

四、研究所提出的部分调研与决策咨询报告
        研究所成员根据研究兴趣自拟题目,提出调研和决策咨询报告,部分报告已经产生良好反响。
[1] 黄刚、何云峰等:《上海市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师队伍现状调查》,调研报告,2010年6月。
[2] 何云峰:《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状况调查》,调研报告,2011年12月。
[3] 何云峰、杨龙波等:《国际非政府组织介入我基层选举的双重作用及对策》,研究报告,2013年11月。
[4] 何云峰:《学力鉴定型高考方案》,决策咨询报告(政策性建议为主),2014年8月。

 
  
    
   

 
 
版权所有(C)上海师范大学学报期刊杂志社
地址:中国上海市桂林路100号数理学院大楼(第二教学楼)二楼
邮编:200234 电话&传真:021-64322304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