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期刊社年鉴
 
期刊社2017年鉴

发布日期: 2017/08/19  作者:    浏览次数: 443   返回

上海师范大学期刊社2017年鉴

 

  【概  况】  上海师范大学期刊社(201661日正式成立,是由原上海师范大学学报期刊杂志社和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杂志社合并而成)是大学重要的学术机构,在教学科研中承担着为大学打造“学术窗口”、“学术桥梁”、“学术园地”、“学术品牌”的重要职责。2016年,期刊社独立编辑出版《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以下简称“高校文摘”)、《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以下简称“哲社版”)、自然科学版(以下简称“自科版”)、《现代基础教育研究》4份刊物,与上海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学术刊物《教育参考》。高校文摘设有“学术委员会”和“编辑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有23位委员,不设主任和副主任;“编辑委员会”名誉主任为翁铁慧,主任为苏明、张民选,执行主任为刘晓敏,副主任为冯庆华、何勤华、李友梅、林尚立、范军、樊丽明,总编辑为姚申。哲社版设有“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委员会”,主任为朱自强,副主任为刘晓敏、孙逊;主编为刘晓敏,执行主编为何云峰,副主编为孙逊、王正平。自科版设有“自然科学版编辑委员会”,主任为朱自强,副主任为柯勤飞、郭本瑜、李新洲;主编为朱自强,副主编为李新洲、冯珍珍。《现代基础教育研究》设有“学术指导委员会”和“理事会”:“学术指导委员会”顾问为张民生、张民选,主任为朱自强,副主任为刘晓敏、柯勤飞;主编为何云峰,副主编为惠中、郑百伟;“理事会”理事长为朱自强,常务理事长为何云峰,副理事长为唐盛昌、施斌、周增为。联合出版的《教育参考》设有“学术委员会”,顾问为顾明远、张民生、钟启泉,主任为朱自强,副主任为刘晓敏、彭卫国,主编为何云峰,执行主编为刘芳。

高校文摘是教育部为加强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工作而于1984年正式创刊的,现为上海师范大学主办,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管,为繁荣发展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服务。双月刊,每年出版6期,通过邮局向国内外公开发行。高校文摘与《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并称“三大文摘”。哲社版为双月刊,每年出版6期,通过邮局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哲社版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此外,哲社版是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认定的“核心期刊”,是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大学学报之一。自科版为双月刊,每年出版6期,通过邮局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自科版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现代基础教育研究》每年出版4期。《教育参考》为双月刊,每年出版6期,通过邮局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2016年,期刊社社长为何云峰,副社长为冯珍珍、袁康。下设高校文摘编辑中心,主任为姚申,副主任为袁康;哲社版编辑室,主任为申浩;自科版编辑室,主任为冯珍珍(兼);《现代基础教育研究》编辑室,副主任为孙珏(主持工作);综合性服务办公室,主任为苏建军(兼)。期刊社同时还有两个科学研究平台:上海师范大学跨学科研究中心,主任为王正平;知识与价值科学研究所,所长为何云峰。此外,期刊社还是中国教育伦理学会秘书处的所在单位。

 

高校文摘、哲社版编校质量获市新闻出版局审核优秀

 

3月,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发布了关于2015年开展期刊编校质量检查情况的通报,高校文摘、哲社版的编校质量检查结果为“优秀”,自科版的编校质量检查结果为“合格”。该项检查是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为了提升上海期刊出版质量,促进上海期刊健康发展,根据《出版管理条例》、《期刊出版管理规定》等有关规定,结合地方实际以及每两年开展一次对本市报刊编校质量检查的制度安排开展的。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分别委托上海市出版物编校质量检测中心和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两家机构,于20155月至201512月期间,对上海正常出版期刊开展了编校质量检查。检查分为初查、复核、反馈、仲裁等阶段。差错率小于或等于万分之一的为优秀;差错率在万分之一至万分之三之间的为合格;差错率大于万分之三的为不合格。此次检查期刊总数为604种,其中,社科期刊256种;科技期刊348种。根据检查结果,上海共有优秀社科期刊90种,占社科期刊总数35.2%;合格社科刊物145种,占社科期刊总数56.6%;不合格社科刊物21种,占社科期刊总数8.2%。上海的优秀科技期刊44种,占科技期刊总数12.6%;合格科技期刊238种,占科技期刊总数68.4%;不合格科技刊物66种,占科技期刊总数19.0%。此次编校质量检查获得优秀的刊物,将被上海市新闻出版局颁发2015年度优秀证书。

 

 学报、文摘合并成立期刊社

 

61日,学校召开了关于上海师范大学学报期刊杂志社、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杂志社合并,成立上海师范大学期刊社及社长任命大会。分管副校长刘晓敏、校组织部领导、学报期刊杂志社和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杂志社的全体成员出席了此次大会。会议由组织部部长盛春主持。

会上首先宣读了学校关于合并上海师范大学学报期刊杂志社、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杂志社为上海师范大学期刊社的决议,宣布免去何云峰同志学报期刊杂志社社长职务,免去姚申同志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杂志社社长职务,同时任命何云峰同志为上海师范大学期刊社社长。

之后,姚申编审和何云峰教授先后做了发言,对两社合并之后如何让文摘与学报这两个学术品牌在目前显著的成绩面前,取得进一步发展,获得双赢,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刘晓敏副校长做了总结发言,并提出了未来的工作设想:在办刊上要继续保持原有两家杂志社的优势,在人、财、物的管理上进行整合,在运作机制上进一步探索,要在新的平台上继续开拓进取,再创佳绩。

                                            

 哲社版在各项排位中名列前茅

 

6-8月,各方公布的数据十分喜人:据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年版)》(每四年发布一次)显示,哲社版在122家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中排名第12位;据国内期刊信息检索中心统计的《信息检索报告》显示,2015年哲社版共被140条检索途径转载文章46篇,转载率在全国师范大学学报(含师院)中排名第5位;据“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142015) ”显示,哲社版排名全国高校学报第13位,全国高校师范类学报第3位;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编制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CASS)”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中,哲社版排第14位,在全国高校中排第9位,在上海高校中排第2位。

                                                   

何云峰教授提出《中华学人行为规范195条》

 

8月,期刊社社长何云峰教授提出的《中华学人行为规范195条》在微信公众号“知识与价值”上推出后,引起了学界的共鸣和反响。《中华学人行为规范195条》共有十章,分别是理想规范、创新规范、写作规范、评价规范、社会规范、文化规范、管理规范、编辑规范、科学研究特殊规范和行为规范的遵从。

                                                   

 哲社版学术影响力明显提升

 

8月,“中国知网”发布2016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数据显示,哲社版2015年“期刊综合因子”指标比上一年度增幅6.31%,“前两年发表文献在统计年的被引频次”增幅10.84%,“期刊综合影响因子学科平均值”增幅3.37%,“期刊综合即年指标”增幅30.88%,即在几大反映期刊学术影响力的评价指标上均有明显提升。尤其是2015年刊物发表的“严重疑似学术不端文献”数继续保持为0,做到了学术规范的严格遵守。2015年,哲社版所刊发文章的“基金论文比”增幅也较大,尤其省部级以上的“基金论文比”增幅为10.71%

                                                  

【何云峰、姚申出席“第五届世界华文学术名刊高层论坛”】

 

1022-25日,“第五届世界华文学术名刊高层论坛”在新加坡举行,期刊社社长何云峰教授、高校文摘总编辑姚申编审出席并做了会议发言。该届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与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中国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主题是“挑战与机遇:全媒体时代的世界华文学术期刊”。“世界华文学术名刊高层论坛”是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发起创办的高层次学术期刊交流平台。它的前身是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发起并举办的“两岸四地学术名刊高层论坛”,该论坛旨在加强全球华文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研究的繁荣与发展。

                                                  

【姚申连任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副理事长】

 

116日,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在湖北武汉召开。来自全国各高校文科学报及相关社科学术期刊的300多位会员代表参加了这次盛会。教育部社科司田敬诚处长、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报刊司卓宏勇处长到会指导并对学报工作提出了要求和希望。会议选举产生了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第八届理事会,期刊社姚申编审连任副理事长。哲社版是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的理事单位。

                                                  

【高校文摘6位老师荣获“玉笔奖”】

 

116日,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对为学报事业做出巨大贡献、并在学报工作满三十年的89位“玉笔奖”获得者以及32家优秀会务单位进行了表彰。期刊社高校文摘丁又双、瞿永玲、邹国慰、王俊龙、袁康、沈丽飞6位老师荣获“玉笔奖”。

                                                  

【期刊社在编校技能大赛中获奖】

 

11月,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人事司《关于举办首届全国报刊编校技能大赛的通知》要求,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报刊管理处下发了举办首届全国报刊编校技能大赛上海赛区选拔赛的通知。期刊社接到此次比赛通知后组织编辑人员报名参加。经角逐,期刊社最终获得团队优胜奖,孙珏、陆海旸两位编辑荣获个人优秀奖。

另外,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于9月主办的“第2届上海市科技期刊编辑技能大赛”中,期刊社顾浩然编辑荣获个人优秀奖。

                                                  

【哲社版申浩获上海市哲社优秀成果奖】

 

1117日,上海市社科界第十四届学术年会暨上海市第十一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奖、上海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颁奖大会在上海展览中心隆重举行。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是上海社会科学界的最高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经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金理事会和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委员会评审通过,共有76项申报成果获上海市第十一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奖,其中60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奖著作、论文类优秀成果奖,10项为媒体理论研究宣传优秀成果奖,6项优秀通俗理论读物奖;287项申报成果获上海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其中4项为学术贡献奖,273项为著作、论文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内部探讨优秀成果奖10项。

在该次评奖中,期刊社申浩副编审的专著《雅韵留痕:评弹与都市》获上海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二等奖。

                                                  

高校文摘获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优秀组织奖

 

11月,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以下简称“社联”)授予高校文摘“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四届(2016)学术年会优秀组织奖”,以表彰高校文摘在社联“年度推介论文”活动中卓有成效的组织工作。自2013年起,高校文摘就精选上海市作者在国内中文学术期刊发表的引起学术界关注的学术论文,推荐给社联,并承担相应的组织工作。201611月,社联公布的“上海市社联2016年度十大推介论文”,都是高校文摘重点推荐给社联的精选论文。

                                                  

第一届劳动人权马克思主义论坛召开

 

122日,知识与价值科学研究所在上海师范大学外宾楼举办了“第一届劳动人权马克思主义论坛”,论坛主要针对劳动问题进行哲学、伦理学及跨学科的研讨。与会代表60余人,分别来自上海、浙江、湖北、四川等地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期刊社社长、知识与价值科学研究所所长何云峰教授做了重点主旨报告,其他专家围绕劳动理论在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劳动权利保障、劳动幸福观的塑造、劳动与人的全面发展等诸多劳动议题展开讨论。

                                                  

期刊社在上海市高校学报年会上交流发言

 

124-5日,“上海市高校学报2016年学术年会”在金山枫泾召开。会议讨论了上海市高校学报界动态,通报了全国学会的有关动态和新闻出版总署的出版动态,公布了上海市教委、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学术期刊提升计划的有关情况,并请会员单位代表介绍办刊新举措。期刊社作为会员代表在会上做了重点发言。

                                                  

知名中小学校长共议基础教育全面深化改革

 

12月,《现代基础教育研究》理事会2016年年会在上海师范大学会议中心召开。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刘晓敏、期刊社社长兼总编何云峰、期刊社顾问王正平、上海市基础教育国际课程比较研究所所长唐盛昌,以及全市30余位知名中小学的校长及代表出席了会议。

会议围绕刊物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展开了热烈讨论。各位理事在积极肯定《现代基础教育研究》的价值和作用基础上,围绕“设置专题研讨;希望刊物点题、破题,发挥研究引领作用;研究教育实践领域的现实困惑;实证调查研究的质量提升;关心学生的成长经历,关注学生的发展”等问题提出了发展建议。

何云峰社长对各理事一直支持刊物并积极献计献策表示感谢,并提出了2017年《现代基础教育研究》的工作重点:其一,关注前沿的学术问题,如关注“学生的发展问题”;其二,呼吁各理事学校撰写《师德专报》,介绍师德建设方面的亮点;其三,2017年刊物可尝试开设“校长微论坛”专栏;其四,建议《基础教育信息》实现微信平台每期推送。

参加此次理事会的校长们一致认为,本次会议上许多共同关注的问题得到了交流,希望与编辑部共同努力,明年进一步提高《现代基础教育研究》的学术质量,扩大学术影响,争取在各方面的支持下,开拓创新,把它打造成为国内有重要影响的专业刊物。

                                                   

 

 

 
  
    
   

 
 
版权所有(C)上海师范大学学报期刊杂志社
地址:中国上海市桂林路100号数理学院大楼(第二教学楼)二楼
邮编:200234 电话&传真:021-64322304
登录